最新教育心得文章

教育心得

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教育心得 >> 浏览文章

前期干预中提高自闭症儿童眼神接触的主动意识

发布时间:2014年03月11日   【字体: 】   

前期我们在干预的时候,最想提高的就是孩子能主动寻找他人的眼神,但没有量的积累下,在孩子没有动机的状态下,很难提高孩子与他人建立这种眼神接触的主动意识!

  那么在前期干预的过程中,如何建立孩子的这种主动意识呢?

  首先,对于能力较为差的孩子来说,也就是不具备任何基础的孩子,可能连看的意识都没有,那么在此过程中,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找到孩子的感知点,也就是给孩子放松、在自由的状态下,观察孩子此时对什么感兴趣,借助孩子此时的感知点有效的做干预训练(很多孩子感知的物品无非就是好吃的食品、好玩儿的玩具等等);

  ——此时我们应该这样做:

  例如:孩子正在玩儿的小汽车,老师可以拿在手里,瞬间转移到自己的眼前,同时发指令“看我”,等待孩子反应,“看我一眼”之后,就立即的将小汽车奖励给他,此时的目的是为了建议孩子有意识的注意,明白与大人配合并没有那么的难!并且可以得到自己喜欢的玩具!这样孩子的有意识注意就会被初期建立起来!

  其次,我们还经常见到这种类型的孩子,能有意识的注意,但是注意力很快就分散了,不能持续1—2秒的时间,说明注意力的持续性太差;

  ——那么此时我们又该这样做:

  借助第一步操作的过程中,可以快频率、连续性的给予强化,此时家长、老师可以与孩子面对面保持目光平视,借助孩子喜欢吃的食物或者是感知的玩具,从孩子手部的位置,瞬间转移到自己的眼前,让孩子能抬头并与大人保持注视,孩子看了就立即奖励,但瞬间又要开始下一轮的回合操作,在此过程中强化物是在十分之秒内就必须及时的给予强化的,在此过程中节奏要快,此时家长、老师要灵活的把握!

  还有就是有的儿童对老师唱歌、喜欢听音乐或者是对简单的儿歌动作比较感兴趣,那么此时我们可以做一些丰富、夸张的面部表情来诱发孩子能与大人保持注视,此时我们可以与孩子互动,与孩子做简单的“握握手”的动作,老师可以将手举得高高的,放在不同的位置,让孩子能看到大人的手,从而主动去跟大人握手,此过程中,主要锻炼孩子主动寻找、主动看的意识,也逐渐的培养了孩子的兴趣,下次主动寻找你的眼神而奠定基础!

  还有一部分孩子是故意不看,他能明白你的指令,但就是一眼都不看,说明孩子不是不理解他人的指令,而是对你所下达的指令不能很好的服从;

  ——那么此时我们又应该这样做:

  这一类型的孩子,心理非常的明白,所以我们不能为了让孩子“看我”而“看我”,我觉得此时在他故意不看的时候,我们不能强迫性要求孩子非得要看,可以做一些简单的“平行游戏”,比如简单的吹泡泡。让孩子对此感兴趣,可以发出一些夸张的声音,“哇,好漂亮的泡泡哦”,故意将泡泡吹到孩子的脸颊上,让孩子用触觉感知,逐渐能有意识的注意泡泡的同时,有意识的与老师互动,从而产生互联注意,从而主动能寻找大人的眼神,激发他想玩儿时,就主动看大人的眼神!(搭积木或者是将卡片放于头部上,忽然就掉下来了等,都可以进一步提高孩子主动与大人接触的主动意识)

  还可以借助动态互动的过程中,跟孩子玩儿来激发孩子的动机,比如和孩子玩儿“拉大锯、扯大锯”的互动游戏时,最后说道“一个巴掌打回去”的时候,故意和孩子挠痒痒的游戏,让孩子感觉要跟他玩儿的乐趣,故意闪躲或者是用手来阻碍的时候,也能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互联注意,初期在玩儿的时候,让孩子感觉此游戏的好玩儿性,逐渐过渡于老师手准备去和孩子挠痒痒的时候,孩子会推阻,然后观察大人的面部表情或眼神!

  还可以通过孩子感知——指认卡片有效的进行泛化来培养孩子的动机!就比如现在在给家明干预的过程中,孩子最大的改变就是“能把自己看到的与他人进行分享”,(社会化技能的提高)比如,跟孩子游戏互动的过程中,他会主动跑到卡片跟前,用小手指着卡片,然后扭过头来,看着我,意思就是告诉我“阿姨吃饭饭”!

  其实在此过程中,我们已经在逐渐的培养孩子的“动机”,孩子有欲望,心理想要得到满足时,那么此时我们就可以及时的与孩子进行眼神上的互动、眼神上的沟通,从而促使孩子能主动寻找他人的眼神接触!

  前期建立了孩子与他人眼神接触的主动性,相信孩子在以后各方面发展都会更快一些!